第96章
通房寵
3429

他怎麼就一時鬼迷心竅,答應下來了?


第79章


文英閣外


值勤的小太監正縮著腦袋犯困, 忽的眼角瞥見個矮墩墩的身影,一個激靈醒了,再看面前冰雕玉琢般的小皇子, 忙殷勤彎腰躬身, 連聲道,“三皇子如何來了?”


此處是辦正事的地方, 內閣便設在此處,令六部並大理寺等各部, 都會每日派人在此, 一般進宮面聖的官員們, 也都會在文英閣坐一坐。


但皇子們都還小, 大皇子都不過十三,都還在文淵閣念書, 平日並不會往這裡來。


三皇子在宮人面前還是很有幾分皇子的威嚴在,隻點點頭,言簡意赅開口, “我有一疑,想請教大理寺之人, 今日來文英閣的, 可是大理寺那位少卿?”


太監從早守到晚, 自然記得來的都是些誰, 況且這有章可循的。便殷勤道, “今日的確是李少卿。”


三皇子心道, 自己果然沒記錯。方才那姐姐脫口而出喊出的幾個名字裡, 他唯一認得,且還能搭得上話的,也隻有這位大理寺少卿了。


太傅告病, 大理寺少卿還曾給他們上了幾堂課,說起來,三皇子自己是覺得,這位大理寺少卿人雖年輕,話也不多,但講課的方法和內容,都比慢吞吞的太傅好了不止一點。


當然,這等不敬師長的話,三皇子雖小,卻也知道說不得。


李玄聽到下人通傳時,還心頭一怔,一時起了戒備心,他也算是皇帝信重的臣子,自曉得皇帝隱隱有立後之心,立後不稀奇,但立後這動作背後,卻是富有深意。


至於三皇子,李玄倒沒什麼感覺,皇帝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縱使立了儲君,也不知何時才能繼位。他沒必要舍近求遠,去討好下一任儲君。


但三皇子找上門,他又當了皇子幾日的先生,不見卻是不行的,遂擱下手裡的筆,理了理袖子,踏了出去。


見到坐著的小團子,李玄倒是毫無芥蒂行了禮,拱手道,“臣見過三皇子。”


三皇子擺擺手,示意伺候茶水的宮人退下,自己卻是急急忙忙從座椅上跳了下來,先作了作揖,不失恭敬道,“李大人於我有授課之恩,不必多禮。”

Advertisement


李玄從前是十分不耐煩小孩子的,小孩子沒定性,喜怒無常,除了那能哄騙人的外表,哪裡都十分討人厭。尤其是宮裡的皇子,更是嬌生慣養長大,脾氣一個比一個大。


但自從自己有了女兒後,倒是改善了不少,看著面前聽話守禮的三皇子,心下有了幾分好感,微微頷首,“三皇子找臣,所為何事?”


三皇子糾結了一小會兒,心裡生怕給自家母妃惹麻煩,但一想到還在等他帶人去救的姐姐,又做不到視而不見,心裡百轉千回,還是試探著開口了,“少卿大人認得一個叫蘇沅的娘子嗎?大抵這樣高,眼睛差不多這樣大,——”


小郎君還試圖描述一下阿梨的模樣,李玄卻神色驟然一變,打斷了他的話,“我認識。三皇子為何問起她?”


說罷,李玄神情不自覺沉了下來,阿梨進宮,他是知道的,可阿梨怎麼會與三皇子扯上什麼關系,她是來給太後賀壽辰的。


李玄強壓下心裡的急迫,盡可能緩和語氣,“三皇子可否告訴微臣,她現下在何處,一切可好,您又為何問起?”


三皇子應了聲。心裡卻在想,他還是第一次看李少卿慌了神的模樣,明明父皇發火,他都隻是從容跪下請罪的人呢。


不知道兩人是什麼關系,不過,他應該是可信的。


三皇子在心裡給李玄蓋了可信的戳子,便不再遲疑,道,“少卿隨我走。”想了想,又解釋道,“她好像不太舒服,臉上好紅,像是發燒了。”


但李玄聽了這話,心裡已經猜到了七八分了,好好進宮來赴宴的人,又怎麼莫名其妙不舒服,若是不舒服,以蘇府對阿梨的疼愛,絕對會替她告假。


隻怕是遭了人算計了——


李玄心中越發焦灼,面色卻愈發冷了,上前一步,彎腰抱起三皇子在懷裡。


三皇子被抱得一愣,下意識就要掙扎,卻聽得耳邊一個沉沉的聲音,李玄道,“抱歉,這樣快些,勞煩三皇子指路。”


自己又不是小孩子,怎麼能……


三皇子臉上微紅,不自在地咳了聲,倒是繼續指路了。


.


卻說阿梨這頭,三皇子走後,她便意識朦朧躲進了櫃子裡,一片寂靜黑暗中,她才找回些許的安心。


察覺到意識有些遠去,阿梨趕忙用短簪在胳膊上劃了一道,疼痛之下,思緒才又回籠。


阿梨盡可能保持清醒,忽略發熱的不適,冷靜下來想自己該怎麼辦?


方才那個小郎君若是替她傳話,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


但若是沒有,她也不能一直等下去。她得想法子自救才行……


再等一刻鍾,若是還沒人過來,她便出去,先找水,不管什麼藥,迷藥也好,其它藥也罷,隻要喝夠多的水,便能壓住藥性。


待藥性緩了,再用疼痛刺激,隻要她能順利尋到蘇家的車馬,便能安全了。


長樂殿是絕不能去的,阿梨如今不敢信這宮裡的人了,隻敢寄希望於自家人。


黑暗的櫃子裡,阿梨一點點在心裡計算著時辰,不清醒了,便用短簪劃一道,或是咬住舌尖,竭力保持著清醒。


直數到心裡那個數字,都沒聽到任何動靜,阿梨終於不再寄希望於旁人,抬起軟綿無力的手,去推櫃子門,因手沒什麼力氣,便借了身子的力,一推之下,那櫃子猛地一下開了。


阿梨整個人亦失力般,從櫃子裡滾了出來。


就在那一刻,李玄帶著三皇子推門而入。


.


同一時刻的長樂殿


蘇老夫人卻有些坐不住了,有些擔心醉酒的孫女,看了眼後邊,卻是沒尋到方才那個帶走孫女的宮女,想了想,便起了身,出了長樂殿。


有宮女上前詢問,老夫人便道,“方才醉酒,被宮女扶著去歇息了,我不放心,想去看看。”


那宮女卻沒帶她去看阿梨,而是輕聲道,“太後請您過去。”


蘇老夫人心裡糊塗了,感覺有些不對勁,怎麼太後要找她說話,聞言也隻是一愣,但太後有請,她肯定不能不去的,便點點頭。


二人來到後殿,謝太後倒沒歇著,衣衫齊整,坐在那裡,見了蘇老夫人,便和善一笑,道,“自打哀家那侄女去後,倒是許久沒這般坐著說話了。”


提起病逝的兒媳婦,蘇老夫人心裡有些唏噓,但難過倒已經不深了,也隻是點頭,“是啊,雲珠福薄,好在她在天之靈,還庇佑著阿沅,讓阿沅認祖歸宗。”


謝太後隻含笑,“雲珠那孩子是福薄了些。”話鋒卻一轉,提起了阿梨,道,“但阿沅的福氣,卻是不淺的,先苦後甜,老天爺不會虧待她的。”


蘇老夫人稀裡糊塗點頭,覺得這話像是話裡有話一般。


謝太後卻又問起,“可曾給阿沅相看人家了?”


蘇老夫人倒是實誠搖頭,“還未曾。這孩子在外吃了苦,沒過過幾天好日子,我便想再留她幾年。”


一半是找不到合適的人,另一半,蘇老夫人心裡也是實打實這麼想的。


她是個沒什麼城府的老太太,蘇家家風清正,蘇老爺子在的時候,護著老妻。蘇老爺子走了,老太太有兒子護著,一輩子沒吃過什麼虧,也容易把人往好處想。


換作旁人家老太太,走丟十幾年的孫女,突然回來了,和離之身還帶著孩子,心裡怎麼也要膈應幾日。可她卻一下子就打心底接受了,且處處為孫女著想,恨不得還偏疼幾分。


此時面對著謝太後,也隻以為她是出於姑祖母對晚輩的憐惜,才會多問這麼幾句,全然沒往別處想。


謝太後含笑看著面前糊塗的老太太,嘴上卻道,“這緣分若是來了,留也是留不住的,家裡該放手,還是得放,這也是沒法子的事。”


太後這麼說,蘇老夫人心裡縱然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會和太後反著來,自然是頷首應和著,“娘娘說的是。”


謝太後倒是不再提婚娶一事,轉而道,“說起雲珠那孩子,當年同貴妃,也是時時陪在哀家身邊的。隻是誰又知道雲珠那孩子這樣福薄,說走就走了,哀家想起這遭,便覺得心裡難受。”說著,太後拿起帕子,壓了壓眼睛的淚,帕子再挪開時,已經眼角微紅。


蘇老夫人也跟著動容,嘆氣道,“娘娘節哀。”


謝太後一臉難過模樣,擺手道,“雲珠同貴妃,哀家當年也是當女兒一樣疼的。兄長憐哀家在宮中冷清,時時命姐妹倆入宮陪。哀家今日見著沅姐兒,便想起當年她的母親,是何等的孝順好性,誰見了她,都贊不絕口。”


一旁的嬤嬤也適時開口,勸道,“太後別傷心了。您若惦念謝大娘子(謝雲珠),不如便留六娘子在宮裡住幾日,陪您說說話。奴婢瞧著,六娘子同大娘子不但模樣肖似,性情也是如出一轍的赤忱天真。”


蘇老夫人在一旁坐著,聽到這話都懵了,怎麼說著說著,就要把沅姐兒留在宮裡了?


可看到謝太後搬出了沅姐兒母親,又是落淚,又是感懷的,她居然不好開口回絕了,心裡覺得不對勁,可找不出理由拒絕。


一來,太後是太後,她老人家一時興起,留哪家娘子在宮裡住幾日,陪陪她老人家,連皇帝都不能說不行,更何況她了。


二來沅姐兒的母親同太後還有那段舊事,沅姐兒代母事孝,也屬正常,更說不出什麼來。


太後留沅姐兒住幾日,無論情還是理,都說得過去。


蘇老夫人稀裡糊塗地,都還沒尋到說辭,便見謝太後都已經吩咐那嬤嬤去收拾房間了,還關切道,“撥哀家身邊的如意去伺候沅姐兒,你們可把人伺候好了,不許出半點差錯……”


嬤嬤恭敬應下,道,“是,奴婢記住了。”


蘇老夫人就這般,原是去尋孫女的,結果回來的時候,非但沒見到孫女,還暈頭轉向把孫女留在宮裡住了。


老人家沒什麼城府,但不是笨的,隻下意識覺得,今日事事都有些不順,想了想,還是決定等會兒早點走,回去同兒子商量才行。


.

設置
  • 主題模式
  • 字體大小
  • 16
  • 字體樣式
  • 雅黑
  • 宋體
  • 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