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梁史:孟玉
3607

3.

我以為父親會帶我去書房,卻沒想到,父親帶著我登上了城樓。

永原城中自有宵禁,可誰敢阻擋刺史的車馬?

雪下的越發地大,城內一片空茫茫,唯獨更夫打更的聲音被拉得很長。

我望著城內的屋舍,偶爾有幾家燈火,想必百姓是存夠了過冬的柴草,不必一家人依偎在一起勉強取暖了。

登上城樓,父親的肩上頭上盡是雪花,我也不遑多讓,父女二人站在一起,倒像是兩個雪人。

父親問我:「阿玉,你看到了什麼?」

我努力睜大眼睛,隻有白雪映出的光。

我誠實地回答。

父親嘆道:「你可知為父如何起家的?」

我知曉。

孟家雖出自雲川孟氏,阿父卻並非以家族恩蔭授官。

昔日阿父一脈因著家主無能,產業敗落,兼之早逝,孤兒寡母受盡了欺凌,全仗著祖母自立,靠著一手好女紅勉勉強強將阿父拉扯大,一雙眼睛便是這樣生生熬壞的。

長大的阿父讀書不成,又不甘埋首田間,索性離家投軍,立下志向要當頂天立地的男兒。

彼時這大胤正是水深火熱之際。內有叛亂,外有蠻夷,阿父生有凌雲志,兼有好膽識,戰場之上屢立奇功,硬生生靠著自己的雙手打拼出一番事業。

彼時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卻惹了皇城中的聖人忌憚,尋了借口卸掉阿父兵權,阿父帶著姬妾兒女南下,當了越州刺史。

Advertisement

父親並沒有等我的回答,反而問了另一個問題:「我兒,向氏三郎豐神俊雅,閨中少女無不愛之,雖有不妥,你又何故將他棄如敝履?」

的確如此。

越州雖然偏遠,但勝在廣闊,永原向氏也曾躋身《世家錄》的頭十位,這些年雖有落魄,但在外人看來卻也是門第高華,家中子弟芝蘭玉樹,滿門錦繡。而向氏三郎雖無意出仕,為人放縱輕狂,才情斐然,加之容色俊美,若非我阿母當年上京,同向氏娘子一見如故,互許婚姻,隻怕也輪不到我去嫁他。

我道:「永原城、越州,乃至上京都以為向三郎乃是春閨夢裡人,在兒看來,他不過欺世盜名的偽君子吧了!」

父親不置一詞。

我道:「當年阿母同向氏夫人互許婚姻,定的是向氏子與孟氏女。可孟氏女並非兒一人,向三郎若是愛重阿靈,大可上門向阿父稟明緣由,阿父並非頑固不化,兒也並非癡心情愛之人,何愁不能成就好事。可他夜探香閨,意圖玷辱阿妹在先。攪擾兒及笄,辱孟氏名聲在後。此等人,扯著輕狂不羈的大旗,行的卻是無情無義的勾當。面上光風霽月,內裡糟汙不堪,此等小人,兒不齒之。」

父親這才看向我,看了許久,悠悠笑道:「你不像父親,也不像你母親,像你祖母。」

我低聲道:「若能類大母三分,便是兒的福氣。」

祖母將阿父一手拉扯大,等著阿父回家,為她掙來了誥命夫人。阿父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兒,卻不是個好兒子,內院裡妻妾糟亂,偏我阿母沒手段,性子軟綿綿的,祖母被煩擾的身體越發地差,沒過幾年好日子便去了。

想到這裡,我又有些自嘲,阿父縱然不孝,可是子不言父過,如今我的行為,不也是不孝嗎?

父親問我:「你可知向氏三郎何故來訪,既無拜帖,又不曾知會父母,急匆匆要同你退婚?」

這也是我不解的地方,向氏近年來雖有落魄,祖宗基業卻還在,何故向柯會做出如此失禮之事?

「請阿父賜教。」

父親將從袖中取出一封帛書,我見那帛書鑲嵌金玉,質地明黃,卻不知自己該不該跪。這是聖人的旨意,本該放在家中請出香案日日供奉,為何會被阿父如此揣在身上?

父親道:「隻我父女,不必跪了。」

雪已經停了,我借著雪地的光一字一字看得很是費力,隻是看完了,卻覺得心涼。

那聖旨上,御筆朱批,命我孟氏女,和親柔然。

父親聲音淡漠,並不因聖旨的話動怒:「柔然遞了國書入朝,令大胤俯首稱臣,年年上供,另點了名要孟氏女和親。」

我的牙齒咬得幾乎出血。

父親道:「你同向氏有婚約,這樁和親勢必落在靈兒身上。恐怕那向三郎打的主意便是同你退親,如此一來,你是長姐,可擔和親之責,靈兒便可免於禍患。」

我冷笑:「白日我打得輕了。」

父親問我:「若是你去和親,該當如何?」

我沉默下來,細細揣摩父親的意思。

我是阿父嫡長女,家中兄弟姊妹眾多,唯獨我和阿兄是由阿父親自教導的。後阿母遇難亡故,我帶著胞弟逃難千裡尋到阿父,阿父更是令我飲食起居都在他院中,親自教我弓馬,詢問我功課。如此偏愛,他必定是不願送我和親的。

隻是,阿父詢問的緣由又是什麼呢?

阿父願意聽到什麼樣的回答呢?

風聲起了,我道:「若兒和親,僥幸存活,至多五年,柔然便有了一位漢人的王太後。」

父親大笑:「到底是我兒,永不會囿於眼下。隻是阿父問你,若阿父不願送你和親,該如何解開眼下的困境?」

我思索片刻,道:「兒有三策!」

「講。」

「若是下策,便請阿父立刻為兒定親,或尋人替嫁,或令靈兒和親。」

「若是中策,便請阿父入朝辯論,依仗僅剩的兵權和聲望裹挾聖人。」

父親目光炯炯:「上策何解?」

我在方才的席上吃了兩杯酒,一定是醉了。

或者是瘋了。

我俯身下拜,血液在沸騰,我聽著自己說:「若是上策,便請主君反了。」

4.

我跪得膝蓋生疼,縱使身上穿得暖和,卻也擋不住無縫不入的北風,連骨頭都凍住了,可血液卻還是滾燙的。

我父大笑,親自扶我起來。

父親徵戰沙場時我尚未出生,可此時我卻看到了那個蓋世英豪。

他說:「那便反了!」

我父大怒,以其假傳聖旨為由斬首,祭我孟家軍大旗,我隨父再登城樓,身著戎裝,英武不輸男兒。

那天使的頭顱掛在城墻之上,為首的主將惱怒萬分,卻畏懼永原城兵強馬壯,城墻高聳,好言相勸:「侯爺,您如此藐視皇威,是誅九族的大罪。」

我站在城墻上,如男子一般揖禮:「鄭將軍,昔日戰柔然,你同我父尚有同袍之澤。今日陛下受奸人蒙蔽,朝有奸人;強令我出關和親,兼有國恥。將軍任由奸人蒙蔽聖聽禍亂朝政,此乃不忠;用你保家衛國的本領,帶著你的士兵去威逼你的同袍將女兒送到柔然任人侮辱,此乃不義。阿父在家中常對我兄弟言說當年之事,每每聽到便覺熱血沸騰,更是十分欽慕將軍德行高尚,今日方知,將軍不過如此,乃是阿父識人不清,錯認忠奸。」

鄭將軍似乎頗為惱怒,吼出的聲音都帶著顫:「我與你父乃是同袍,你父未曾開口,你這小兒卻敢越俎代庖?」

我道:「阿父乃是世間英豪,將軍這不忠不義之人豈配同阿父對話?」

鄭將軍大約是十分生氣的,隻是嘴硬道:「於你一人換社稷安寧,某雖不義,你可曾有忠?」

我隻笑道:「於我一人換社稷安寧,自然劃算,隻是不知將軍是否讀過《六國論》?卻又不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此句何解?」

鄭將軍被我說得以手掩面,想是無顏面對我父。

隻是我父女二人不肯出城,又有天使的頭顱掛在墻上,雖然打的是「清君側」

的名號,可誰都知道:孟家,反了!

既如此,那便如此!

獵獵風聲,我隻聽父親爽朗而笑:「吾兒,怕否?」

我握緊手中的弓,聲音鏗鏘有力:「兒不曾畏懼,以女子之身直面此等盛景,雖死無憾。」

父親道:「為父同我兒打個賭,便賭這眼下的困境。」

我問:「可有彩頭?」

父親:「若你贏了,阿父送你一件禮物。」

「若兒輸了?」

父親笑:「你不可能輸。」

我不可能輸。

我的目光瞄準了那城下的主將,他是我父昔日戰柔然的同袍,是千軍萬馬中拼殺出的將才,是我父八拜之交的好友,是逢年過節送來節禮的叔父,是與我父把酒話當年的知己。

我松開了弓弦。

破空之聲在風中消弭,那身軀倒下時面上仍帶著錯愕,黑暗襲來,他的耳中聽得了最後一句話。

「將軍,汝妻子父母,吾養之。」

設置
  • 主題模式
  • 字體大小
  • 16
  • 字體樣式
  • 雅黑
  • 宋體
  • 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