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他雖然別有想頭,折筠霧卻專心致志,全神貫注的寫,寫完了,她舒了一口氣,按照往常,殿下肯定松手了,她轉身就能走,但是今日不知道為什麼,都寫完了,殿下還沒松手,她疑惑不解,往後一看,一不小心,撞到了殿下的下巴。
眼見太子殿下吃痛一聲,瞪了她一眼,折筠霧嚇傻了,連忙去看,太子就任由她跪坐在他胸前昂著頭摸下巴,心裡還有些高興。
折筠霧嚇得不行,她戰戰兢兢的給殿下揉了揉下巴,這才退下,走到案桌另一邊,收拾筆墨紙砚。
她就怕自己惹了禍,殿下將她趕出去。雖說殿下對她這般好,她不該如此想,但是做奴才的,主子對自己好,隻有感激的,哪裡敢造次?
殿下對她越好,一旦出了事情,她越是害怕,就怕這種好日子過到頭了。
所以說,攢銀子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即便將來殿下厭棄了她,不要她了,她也能活得好一點。當然了,她願意伺候殿下一輩子,她希望殿下能要她一輩子!
可攢銀子跟想伺候殿下一點兒也不衝突。
她每晚都會數一遍或者在心裡算一遍自己的銀子才睡。今晚也不例外,收拾好了筆墨紙砚,她就要回去數銀子睡覺了。月末發俸銀,她的小銀庫又多了一筆進賬。
多謝殿下將她提成了大宮女,她每月的俸銀都比得上鎮上的大掌櫃了。
太子見她高高興興的,不免多問了一句,“怎麼如此高興?”
折筠霧:“要發俸銀了,殿下。”
太子也是有俸銀的,皇帝並不苛責於他,每年都會給他三萬八千兩白銀。這些白銀也沒有一月一月的給,而是每年年初就進了東宮的庫房。
太子也並不缺銀子,所以他是體會不了這種每個月領俸銀的快樂,不過瞧見她這般如同掉進了板慄堆裡的小松鼠,一個勁的給自己囤糧,便也高興。
他擺擺手,“那你就去數銀子吧,孤知道你是個財迷。”
但過了一會,又覺得銀子好像在她心裡超過了他的地位,太子沒由來的有些不高興。第二天,他拿出了雙陸,引著她去拿銀子來賭,“萬一你能贏呢?隻要你贏了,孤就出十倍的銀子賠給你。”
Advertisement
折筠霧很是猶豫。賭是不好的,賭容易讓人上癮。而且一不小心,就要輸得傾家蕩產。
她堅決搖頭,“不了吧。”
太子哄她,“就算是輸了,也是輸給孤,不是輸給別人,有什麼大不了的。”
“可你要是贏了,就能得到十倍的銀子,你想想,你的小荷包都裝不下了。”
折筠霧心動了,輸給殿下確實可以接受,贏了還能有十倍的銀子,她就滿含期待的捧出了自己的銀子。
“殿下,咱們就是賭點數嗎?”
這個她知道的,小時候二哥教過她。
太子點頭,也很滿意,他拿出了雙陸,決定好好教她什麼叫做不要貪心,否則銀子輸光光。
第38章 引 倒是太子,解了幾顆扣子,衣裳半敞……
雙陸自然並不是簡單的擲骰子, 比起單純的擲骰子來,它顯得文雅多了,畢竟也沾上了下棋。
可這些對於折筠霧來說, 就太難了。太子可不願意嚇走了她, 便將雙陸改成了搖骰子,隻比大小。
這個太子也不熟練。打雙陸他還能算算棋, 知道策略,可是光搖骰子, 便要看運氣了,太子實在是沒有這份把把能搖到六的手藝。
他沒有, 折筠霧有啊!
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太子倒是不心疼銀子, 他隻好奇,“你會搖?”
折筠霧搖頭,然後又點點頭, “會吧?反正奴婢的二哥以前教過。他自小就喜歡這些,阿娘可生氣了, 所以他隻偷偷教,奴婢還沒全學會。”
就是聽聲嘛,她在這些事上學的可快了,二哥有一回還帶著她上街去賭,最後被阿娘碰上了, 拎著他打了好一會,還罰她去繡荷包,她足足繡了半年才繡完。
但是二哥教的,她確實學會了。
太子就樂了。
這還碰上個會的, 小丫頭會的東西看來還很多,他還得慢慢去引著她露出來。這種感覺很好,他新鮮的很,雖然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但見她興奮的等著十倍的銀子進口袋,便也不在乎她對銀子的那麼點在乎了,隻想讓她高興高興。
太子高聲喊劉得福,“拿一小箱銀子進來。”
折筠霧就坐得直直的,等著銀子進荷包,她滿懷感激的看向殿下,“您一定是看奴婢銀子太少了,所以故意輸給奴婢,想給奴婢一些銀子,奴婢知道的。”
太子:“……”
她腦袋裡面全是他的深情厚誼,太子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幹脆將一小箱銀子攏共一百兩給了她,“多出來就算是孤給你買頭花的。”
折筠霧感動的直抹眼淚珠子,“殿下,您為了奴婢能多些銀子使,真是煞費苦心,奴婢其實也不是那般的貪財,小富即安就好了。”
一定是她前幾天看銀子的時候太過於看重,殿下這才多給她一些。
殿下就是這般好一個人。她一定要好好報答殿下。
太子咳了一聲,承受住她這份感激,然後情不自禁的招呼她過來,坐直了摸摸她的頭,“你還想要什麼啊?”
他其實隻是想要問問她今天還想要什麼,但是折筠霧卻想到了馬上就是生辰,殿下問的應該是這個。她期待的道:“殿下,奴婢,奴婢想要吃一頓烤全羊。”
她們雲州的烤羊很好吃,但是她在家沒吃過,來東宮後,還是殿下帶著她吃的。烤全羊很好吃,她覺得生辰的時候,跟大家吃一頓就很好了。
太子便覺得這個禮實在是太輕。於是想了想,到:“明日就讓楊太監給你做一隻烤全羊,你生辰禮,孤再想想吧。”
今年也不能送輕了,畢竟是十四歲的生辰。
於是等折筠霧抱著殿下“特意”給她的銀子回了屋子,太子殿下便讓劉太監去給她量身定制一副手镯。
“她手腕那邊留下了燙傷,你讓人去給她做個首飾擋住。”
“首飾的料要好,要貴重,做工要精致。”
這些稀疏平常的要求被太子鄭重的提出來,劉太監自然是要記在心裡的,他一個勁的點頭,太子說一句他就點一下,最後將太子的話重復了一遍,問:“殿下還有其他的吩咐嗎?”
太子想了想,最終道了一句:“雖然要貴重,但是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是貴重的東西。”
太子一說,劉太監就明白了。這是怕折筠霧覺得首飾貴重不敢戴出來,就做個貴重但是不易被人看出很貴重的來,這樣一哄她,她就會戴著出來了。
劉太監覺得太子殿下一旦對折筠霧上了心,便是折騰著花樣對她好,這般以後做了侍妾,那太子妃進來,怕是就要有一兩壺醋可以喝了。
但劉太監已經不敢把小盛送去折筠霧那邊了。他原來是想的好,小盛在後院,他在前院,一前一後,怎麼也不會太差,但是現在小盛對清鶯姑娘有了心思,那他會不會幫著清鶯對付折筠霧?
隻要有一點點的可能性,劉太監就不敢賭。所以他隻敢將小盛帶在身邊,看著他,教導他,別讓他做傻事。
劉太監想起這個就心裡感慨自己委實是個長情之人,楊太監能幹脆利索的把拖後腿的徒弟送走,他就不行。
小盛啊,你可別給你師父惹麻煩,不然我可得親自送你上路咯。
劉太監心裡念念叨叨,然後在那裡認認真真的想:到哪裡去給太子殿下找這種東西。
他犯愁去了,太子倒是睡了一個好覺,一夜無夢。
第二天,他和二皇子一起去找老四。老四馬上就要去禹州了,兄弟之間,自然有些私下話要說。
經過上次,太子很確定二哥和老四都是聰明人,既然是聰明人,那就可以打開窗戶說明白話,比如對端王的態度,比如這次跟著去禹州,可以做些什麼事情。
三兄弟說了很晚,彼此之間心裡有了數,二皇子看看四周,小聲的道了一句,“不瞞你們,我的侍妾秦氏有了身孕,我這心啊,在知道有孩子那一刻,竟然難得的穩了下來,這才有該立業的心思。”
太子笑著道:“那就恭喜二哥了,等孩子出生之後,咱們就好好慶賀慶賀。”
二皇子:“剛診脈出來的,還沒來得及跟父皇說,也不想大肆宣揚,畢竟端王兄那裡……”
這話沒有說完,但是大家都懂,這是顧忌著端王。
端王雖然侍妾多,但到底這兩年來沒有懷上身孕的,餘貴妃都著急的不行——之前是看在端王妃的面子上,不好讓庶子先出生,可最近一年來,她都不在意這事情了,可端王還是沒孩子。
如今宮裡都有人說端王不行。
太子想到這個就笑,“端王兄事事要強,你先不說是對的,父皇那邊隻道是三月前沒坐穩抬,大夫不讓說,可你實在歡喜,便隻跟父皇和容妃娘娘說了。”
二皇子也是這個意思。
老四:“那等弟弟回來的時候,說不得就要多個小侄兒了。”
二皇子真心話,“第一個孩子,不論男女,我都喜歡。”
三人說說笑笑,又喝起酒來,等過了兩日送走老四和端王,日子這才又恢復到了從前,上午去讀書,下響太子去戶部做事,二皇子去工部。
皇帝早在得知二皇子侍妾有孩子後就高興的提了他的官職,所以二皇子也忙了起來,跟著工部跑來跑去,雖然還是修繕宅子,但是現在他可以決定這宅子的木材從哪裡買。
這其實是個肥差。二皇子也很高興,日日勁頭都很足。
太子還聽皇帝道:“等孩子生下來,就給老二封個王吧?別孩子都有了,連個王位也沒有,將來在孩子面前也抬不起臉來。”
可見對第一個即將降生的孫輩喜愛。
然後順勢問太子,“你是怎麼想的?”
太子:“先納妾吧?兒臣一事無成,還不想娶妻。”
如此水到渠成的話,皇帝自然歡喜,覺得太子終於活明白打開心結了,這便好,他也不用總顧及著他那點喜惡,都十七歲了,連個妾室都不敢給他賜。如今他說不娶妻,他也覺得可以。
雖然說十七歲了,但男子二十而冠後娶妻的也不是少數,有成家立業的,也有立業再成家的,所以皇帝並不著急太子娶妻。再者說,太子現在就很好,皇後娘家無人,他每走一步都是自己的,不被太子妃的母族所影響。
皇帝私心裡還是希望太子在此時不要有太多的利益牽扯,太子還年幼,根本不知道他的太子身份可以帶來多少利益牽扯。
太子,還得再歷練兩年。
他就感慨,“做父親的,做到朕這個地步,也是少見了。你啊,少讓朕為你操心吧。”
但沒有太子妃,侍妾便可以多納幾個,便關心道:“你宮裡人少,朕倒是聽說你書房有個宮婢得你歡喜,怎麼,你想要納她?”
太子就知道今日皇帝的闲心很大,畢竟這種兒子屋子裡的事情,一般父子也不會說。他就點了點頭。“看著還算歡喜,便先納了她吧。”
以後的事情,等以後再說。但這話一說,也算是在皇帝面前過了明路。皇帝道:“看來你是真的喜歡。”
太子不想在皇帝面前說折筠霧,就轉了話題,他估摸著皇帝是想說說家常,便說起了給老四賜婚的事情。
“兒子暫時不想娶妻,但後面的弟弟卻想的未必是跟兒子一樣,四弟五弟六弟都到了年歲,該要娶妻了。”
難得太子把老五老六也帶上,皇帝笑著道:“既然老二開了頭,那你後面幾個兄弟便也不等你了。”
太子謝過皇帝,出了承明殿,一路平靜的回了書房,拿著書坐在榻上,卻在想皇帝跟他今日的對話。剛開始以為他是想說說家常,後來想一想,便也能明白他的意思,太子搖搖頭,覺得皇帝的想法正好跟他不謀而合,那就順著皇帝的意思去,也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