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知道稻米是能吃的,可是米長在哪裡?要怎麼種,怎麼長大,承載它的是什麼東西,兒子都不知道。”
先生雖然沒有喚他起來回答,但是當他一個也認不出來的時候,他的臉都哄了,阿昭很羞愧,他一直都覺得自己將來是個好官,好儲君,好皇帝,會受到百官愛戴,會受到百姓的尊崇,但他其實一點兒也不懂老百姓們吃的用的是什麼。
齊殿卿聽了他的話笑起來,“你說的極對。”
“那你就種地吧?”
阿昭:“我想跟歲安一起種。想來歲安也不知道這些。”
若是有人問起來,他就說是教歲安。
齊殿卿:“……行吧?但是她跟你一起嗎?”
阿昭就比齊殿卿會多了。他找到歲安,問她,“你知曉大米是從哪裡來的嗎?”
歲安:“不知道。”
她也不想知道。她摸著刀,“你知曉刀怎麼開刃嗎?”
阿昭:“知道。”
歲安:“怎麼開?”
阿昭:“得用鐵澆。”
歲安:“不懂。”
但聽著是有道理的。
阿昭:“你知道鐵是用什麼做成的嗎?”
Advertisement
歲安求知:“是什麼?”
阿昭:“是種地。”
歲安瞪大了眼睛,“你騙我的吧。”
阿昭:“我問你,地是用什麼挖的?”
“鋤頭。”
“鋤頭是鐵吧?”
“是。”
“開刃用什麼?”
“用……鐵?”
“對,那你種地嗎?”
“種!”
折筠霧:“……”
她在一邊聽著,捂住臉,“歲安,其實,阿娘可能看錯你了。”
你怎麼就被你阿兄繞進去了!
她擔憂的看著她,“你這般,阿娘怎麼放心哦。”
歲安就看看左右,然後一臉得意的道:“阿娘,你真笨,先答應著阿兄,再用今日的話堵他,從他那裡換一把開刃的刀來。”
這買賣劃算的。而且種地,也不用她自己種,到時候哄阿兄去種,她就在後面跟著走就好了。
於是等到開挖那日,兄妹兩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很滿意。
第144章 端王妃(1)) 一更
阿昭是在承明殿之前挖的地。他這個孩子, 很是實在,自己說了種地,就不會讓小太監幫著, 而是真的拿了鋤頭挖地, 還讓折筠霧給他找了頭牛來。
齊殿卿:“……”
如今他的承明殿倒是成了農田。
但是他很高興,拍著阿昭的手道:“很好, 你要做就要做好,要動真的, 不用假把式。”
然後認真反省,最後幹脆讓人在地後面蓋了一座茅草屋。裡面讓人放了鋤頭, 鐵锹等東西,還有簡陋的桌子椅子, 還有一個灶膛!
齊殿卿熱情的邀請折筠霧和阿昭歲安一起進去住, “朕讓人做了炕,聽聞農人們都是住在炕上的。”
一家人住一起,多好。
折筠霧:“……”
她看看茅草屋, 再看看滿臉興奮的齊殿卿,嘆氣一聲, 但還是勉強接受了這個提議。
——這讓她好像回到了小時候的過家家,實在是幼稚。
她是農家長大的,對這種屋子並不陌生,可孩子們卻新奇的很,就連歲安也泛起了好奇, 在屋子裡面左碰碰,右碰碰,然後回去,把自己的寶貝刀抱了來, 並且佔好了一個位置,“歲安睡中間好不好?”
好的吧。阿昭沒有爭這個,他是個大孩子了,跟父母一起睡還有些不好意思。但這是齊殿卿的意思,他也不會反駁,隻道:“我睡邊上。”
那就是阿爹阿娘歲安他這般排著睡,阿昭勉強接受,還讓人回去拿了本來。
齊殿卿點頭,“陋室不忘讀書,很好。”
然後還要說一番感慨,折筠霧連忙制止他,“既然有灶膛,咱們就自己做一頓飯吧?”
還真過家家了。她過久了金尊玉貴的日子,倒是很久沒有生過火了。不過很久以前,她倒是還想著跟楊太監學一學,然後給陛下做膳食。
即便如今做的不好,但是一家子人,也隻有她會做飯了,於是便撸起袖子,麻利的倒油下鍋,簡單的一碗青菜和肉菜就出來了。
四個人開始吃。可能因為身處“陋室”茅草屋,今日的皇帝陛下格外感慨,然後便要在用膳前作詩一首。
做完了詩句,便又期待的看著阿昭,阿昭詩文還好,但還達不到立馬就能寫出詩句來,於是便念了一首憫農,倒是應景。
齊殿卿點點頭,再次看向歲安。歲安正抱著沒有開刃的刀深情撫摸,恨不得馬上用這把刀去宰一隻羊來給大家,然後一抬頭,就見阿爹正在期待的看向自己,她張了張嘴巴,然後低頭,“歲安還小。”
齊殿卿也不逼她,隻看折筠霧,折筠霧有自己的理由,“你自己想想,一屋子陋室,四個人,難道各個都能認字麼?”
齊殿卿就惆悵了。是,一個窮人之家養個讀書人出來已然不易,哪裡會像他們如今這般,還能吃肉。
皇帝陛下又開始感慨了。吃完了,晚間睡在這裡,劉得福擔心的不行,這茅草屋是臨時蓋的,陛下又讓仿著農人的去,根本不讓他們“弄虛作假”,所以這茅草屋怎麼看怎麼不穩,劉得福愁啊,就怕吹個風進去,晚間這一屋子的主子凍著了。
他嘆氣一聲,對春隱道:“晚間都看著些,主殿裡的床也暖著,萬一出點事情,咱們也好回去。”
春隱面上笑了笑,“好。”
心裡卻在想,這還用你說?她早讓人做好了。
結果半夜的時候,還真讓劉太監說中了,突然就狂風大作,鬥大的雨點落下來,茅草屋的屋頂被吹跑了一塊,正好就是床那邊,折筠霧和齊殿卿連忙帶著孩子們起床,半夜裡,拿著瓶瓶罐罐的去接其他屋頂漏下來的雨。
阿昭和歲安披著衣裳,看著他們阿娘去接雨滴,再看看嚴肅看著屋頂的阿爹,兩兄妹坐在凳子上,倒是出奇的安靜。
窮人家可真不容易啊。
正在兩人靜默的期間,風一吹,又有一塊茅草頂被吹走了,劉得福再忍不住,進來問:“陛下,娘娘,這風吹的邪性,還是回承明殿去吧?”
折筠霧就看齊殿卿,隻見他肅著臉搖頭,“不用。”
他嘆息道:“朕剛剛想,若是有銀錢就好了,有了銀錢,便不用住這種屋子,也不用勞得妻兒受罪。”
“所以古往今來,出身貧苦還兩袖清風之人實在是值得敬佩。”
諸多銀兩從他們手裡過,還能做到君子之人,委實難得。
劉得福:“……”
這話他就不好接了,隻好又行了一禮準備出去,剛邁出一個腳,就聽見皇後娘娘突然罵了一句,“齊殿卿,你是死的嗎!”
劉得福差點就打了個撂跤摔了下去,這話實在是熟悉,明明是陛下之前常罵他的!
劉太監一邊豎著耳朵,一邊連忙往外面走,因為要走的急,所以隻聽見皇後娘娘罵了一句:“歲安都知道幫著我提著木桶來接雨,你就知道站著!站著這雨就不落下來了嗎?”
劉太監心裡一樂,膽大的在心裡道了一個字:該!
第二日,陛下一夜沒睡去上朝,心裡還有諸多感慨,在朝堂上說了昨晚之事——隱去了被折筠霧罵著搬捅搬瓦罐,隻道:“天下百姓,最是磨難。”
這話皇帝說,那朝臣們便要跟著說幾句,但誰知皇帝說著說著,就說到了國庫的問題。
“朕做太子的時候,常聽先皇說得天之恩,這才讓百姓們安居樂業,國庫也不虧空,但因國庫不空,對地方多有寬容,這些年,光朕還記得的,便有渝州欠朝廷三百萬兩銀。”
齊殿卿一說完,底下的群臣們都靜若寒蟬。誰也不知道陛下怎麼住個茅草屋,就起了還錢的念頭。
這錢誰也不想還。欠都欠了,欠國庫的錢,那能叫欠麼?
且這錢是從先帝的時候欠的,新帝上位才一兩年,你就想查這個,查個清明,那這便是大動作,是要動搖國之根本的。
齊殿卿坐在上首,從他們低下的頭顱上一一看過去,手指頭開始敲在椅子上,然後道:“朕想著,這銀錢,不是災年,這麼多年,也該還了。”
他站起來,拿起一個折子,“朕看渝州府的府尹秦文斌遞上來的請安折子說,渝州風調雨順,百姓安樂。朕便想著,既然風調雨順,那就還了國庫銀子,這銀子,朕便要拿出一半,給渝州百姓們,修路,修橋,修建房屋。”
這話一出,瞬間激起千層浪。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覺得不可思議,他們這個皇帝,真是想一出是一出,這算個什麼事情?
但蜀陵侯和輔國公互相交換一個眼神,知曉這倒不是陛下拍腦袋說話,而是深思已久。
果然又聽陛下道:“這還有一半,朕想著這天下讀書人也不易,便給他們。”
這怎麼給?給多少?給誰?
都是問題。
而且這錢如此一分,隻要傳出去,天下隻有稱頌的。這裡面又有讀書人的事情,便就能拉攏讀書人。
齊殿卿沉著氣,道:“朕身在天家,自小讀書,書在朕的手裡過,從無要什麼書,卻沒有的時候。”
“可朕昨晚居於茅草屋中,卻更能感受到清貧之家供養出一個讀書人的不容易,泥成,你是清貧出身,這種滋味,你該知曉吧?”
叫做泥成的官員就站了出來,道:“陛下,臣自然知曉,於臣而言,書就是命,若是遇見雨夜,第一個想的便是書有沒有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