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由於大學同學和朋友大多都在省會,我暫時地留在了省會。和大學時關系最好的舍友一起合租了一套兩室一廳,還有一隻在國外留學時領養的泰迪,我給他取名叫 Happy。
雖然已經有了研究生學歷,但由於年齡偏大以及身材問題,且工作經驗不足,我花了很久時間,投了幾十份簡歷,面試了十幾家工作,才找到了一份薪資極其普通且單休的工作。
但這並沒有磨滅我的希望,反而這是希望的火苗,我會往裡不斷地添柴,讓這火苗越來越壯大。
我要成為我們家最有出息的孩子,而不是靠父母安排工作,買房買車。我要比他們所有人都過得更好。
我給自己定的第一個目標是,給還在農村生活的大姨買一套縣城的房子。
在省會正式地工作的第一年,我沒有再主動地聯系過家裡。當然,家裡也沒有聯系過我。
在這一年,我努力地工作,積累經驗,爭取機會學習各種能接觸到的知識,想著為下一步的跳槽做打算。我努力地減肥,不想再因為身材而失去工作機會。
工作之餘,周末有時間就和朋友一起買菜、做飯,吃完飯出門溜我的小狗開心。
國外留學時認識的朋友也回到國內工作,年紀比我小幾歲,我一直都叫她妹妹。我們倆無話不談,經常煲電話粥,互相吐槽各自的生活。
妹妹總覺得她自己比這個大她幾歲的姐姐還成熟。當然我不這麼認為。
她說我人太好,容易被人欺負。說我是她見過說話最溫柔的人,也沒有見過我生氣的樣子,就算是我真的生氣了,由平時於性格太好,語氣太溫柔,別人也不會注意到我已經是生氣的狀態了。還說看我這副樣子,總覺得她自己要保護好我,做我的後盾才行。
我們一起去逛街,一起打卡網紅店,一起吃好吃的,一起去旅遊。我和親姐姐沒一起做的事,和她一起完成了。
妹妹聽了我跟我姐那些事,說:「感覺我更像你妹妹。」
我回答:「你不就是我妹妹嗎?」
原生家庭沒有給我的東西,我可以自己去獲取。我無法選擇自己的家人,但我可以選擇如親姐妹般的朋友。
Advertisement
工作了大半年後,大姨突然生病住院了。
公司無法長時間請假。我隻好先辭去工作去醫院照顧大姨。
在醫院的這段時間,我天天跑上跑下找醫生,交費,打水,送飯,帶著大姨做檢查。晚上就睡在病房裡,在大姨病床和牆之間鋪了個小褥子睡覺。
唯一不適應的就是,有些膽小的我晚上乘坐醫院電梯時總是感覺怵怵的,所以有時候坐電梯需要打電話給朋友聊天壯膽。
可能是這些年不是很經常見面的緣故,大姨一直很客套,有什麼需求也不直說,不好意思指使我幫忙。
我隻好跟大姨囑咐道:「有什麼事要主動地跟我說。我會出去掙很多很多錢,哪裡不舒服了就及時地告訴我,我可以帶你去看病。要是我工作忙走不開,就轉賬讓哥哥們帶你去看。再不濟也能花錢給你請護工。」
病房裡的其他大媽誇我懂事,比親生女兒還好。但在我心裡,我是大姨養大的,大姨就是我媽。
老實說,照顧病人很累。但這段時間跑上跑下,我瘦了一圈。但我沒有覺得痛苦,這一個月,既照顧了大姨,又能減肥。
甚至還有八卦聽。無聊時就聽聽隔壁床的大媽的兒媳婦兒悄悄地給孫子支招纏著爺爺給買東西,女兒和兒媳表面上互相體諒讓對方早點回家,暗地裡卻較勁兒地看誰先走。
自從我開始在醫院照顧大姨之後,之前在我面前都是自稱「我」的媽媽,跟別人介紹我時都隻是用「她」這個稱呼的媽媽,開始在我面前自稱「媽媽」,跟別人提起我時就用「我家那妮兒」這個詞。
我不由得想起當初家裡養過的一隻貓。一次我從客廳經過去二樓上洗手間,爸媽當時正在客廳裡看電視。我從樓梯口不小心被突然從樓上下來的貓絆倒,「啪」的一聲摔倒在地。
我媽聽到動靜之後,第一個舉動不是把我扶起來,而是抱起她的貓說:「沒事吧?」
所以之後比起貓,我更喜歡狗。可能就是這件事導致的吧。
把貓看得比我還重要的媽媽,真的會真心地把我當作自己的妮兒嗎?
在病房裡,我媽當著大姨的面,對著姥姥訴:「人生活得再苦再累,也不能把自己孩子送給別人養。」
打完熱水回來的我剛好在門外聽到了這句話,我看著大姨尷尬的表情,心裡很不是滋味兒。
我故意用力地放下熱水壺,「砰」的一聲把我媽嚇了一跳:「你苦嗎?你累嗎?你們在城裡過著好日子的時候,可是我大姨辛苦地把我帶大的。孩子小的時候需要人照顧時就不想要,等到孩子能長大了可以照顧人了就爭著搶著要了嗎?」
「你這孩子!怎麼跟媽媽說話的?我當時要帶你們三個小孩的話,能不辛苦,能不累嗎?」對著我說完之後,我媽轉頭又向姥姥陰陽道,「這孩子就是心眼多,不像她姐那麼單純、聽話。」
我聽著氣不打一處來,哪有媽媽這麼詆毀親生女兒的?「是是是,就你大女兒最單純、最聽話,讓她幹啥就幹啥。她學教育,當老師,結婚,哪個不是你安排的?隻有願意當傀儡的人才配當你的女兒。」
「媽,你看看她,沒大沒小的,也不知道是誰教出來的?」
「好了!別吵了,你就消停點吧。兩個女兒,手心手背都是肉。你就不能把一碗水端平了嗎?小雨這麼懂事一孩子,成天被你貶低,那孩子能好受嗎?」姥姥終於發話,三個孩子,姥姥一向比較偏向我。從小她就說,她就是要把我從爸媽那兒沒獲得的那份關心給補上。
「我也要睡了,你們都先回去吧!」大姨把姥姥和媽媽勸走之後,我看到轉身躺著的大姨偷偷地抹了下眼淚。
大姨病好出院後,沒多久就到了過年的時候。
我媽打了個電話讓我回家過年,我拒絕了。
妹妹也讓我跟她回家過年,我怕過年妹妹家走親戚我一個外人在場不方便,借口說下次再去。
妹妹繼續堅持:「你都還沒來過我家呢。」
我提到:「我之前去過我兩個舍友的家,她們的媽媽都超級熱情,還幫我縫扣子。」
「你來我家,我媽對你也熱情,讓我媽給你煲補身體的湯。」
「你來我家,我媽就不會對你熱情。不對,我媽是不會對和我有關系的人熱情的。我下次再去你家,不然開心沒人照顧。」
那年我獨自一人在省會的出租屋過年,不過還好,我有我的小狗開心地陪著我。
年後我開始重新找工作。經過這一年的運動和控制食量,雖然沒有到瘦的地步,但也算是減到了偏正常的體重。
這次我沒有繼續留在省會,而是帶著我的小狗開心地去了一線城市,找到了一份之前三倍工資還有雙休的工作。
除了正式工作,我還靠著之前在國外學的小語種偶爾接一些翻譯作為兼職,還接了小語種課程輔導,周末花幾個小時給人遠程上課。
所幸,老家縣城的房子價格不貴。工作兩年後,加上之前在國外打工時攢下的錢,我終於攢齊了首付,給大姨在縣城買了一套較小的小兩居。雖說不大,但也足以夠兩個老人居住了。
解決了大姨家的房子問題,接下來該考慮自己了。
下一個目標是,有一家自己的小店。
離開家的這三年,我沒有再回過家。當然爸媽也沒有來找過我,和當初一樣,這個家有我沒我都一樣。
對於家人,我們也隻是有血緣關系的陌生人罷了。逢年過節,發個祝福短信,打個招呼,就是我們之間維持關系最體面的方式了。
雖然很希望自己後續的人生能像爽文一樣一帆風順,但現實畢竟是現實,想要得到的東西還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地努力去獲取。
沒有突然暴富,讓家人突然轉頭對我噓寒問暖;也沒有突然轉變性格能回家和姐姐弟弟爭取本該屬於三人的東西。我能做的,隻是遠離所有可能會傷害自己的人。
周圍的人和事都沒有變化,有變化的隻有我自己。
我的人生還在繼續,但我相信,之後的人生會越來越好。我會帶著我的小狗,在一個自己喜歡的城市找到屬於自己的小窩。
5
本以為生活會像這樣平淡地過下去,一條消息卻打破了這片平靜。
【要不要一起當老板啊?】手機那頭妹妹故作玄虛。
【什麼老板?你中彩票了?】
【我打算開一家正宗一點的韓國料理店,想了想身邊了解韓國的人隻有你啦!我出錢,你當老板,怎麼樣?】妹妹提議道。
擁有一家店的機會就在眼前,之前一直苦於資金不足所以打算攢夠錢再說。但現在機會來了,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好啊!不過我要入股,咱倆一人一半。】
【哈哈,求之不得。】妹妹也爽快地答應了。
我帶著行李來到了妹妹南方的老家,打算兩人一起著手準備開店的事。
出了機場就看到妹妹蹦蹦跳跳地揮著手:「姐姐,這邊!」
妹妹和身邊另一個中年男子小跑著過來:「這是我爸,這就是我經常提到的那個姐姐。」
「叔叔好。」
「你好,你好,坐飛機累了吧?餓不餓?待會兒到家飯應該就好了。這有點兒冷啊,咱趕緊上車吧。」說著叔叔拿過了我手中的行李箱。
到了妹妹家,打過招呼後,阿姨看我的手凍得通紅,立馬給我塞了一個暖手寶:「這南方湿冷,不暖暖手的話該長凍瘡了。」
似乎暖手寶的熱感從手傳遞到了眼睛,我的眼睛熱熱的,熱到有什麼東西快要從眼裡湧出來。
阿姨做好飯菜,特意地給我端上一碗補身體的草藥雞湯:「你一個人在外工作,平時都應付吃吃的吧。這個湯補身體可好了,以後阿姨再給你燉點其他的,換著花樣來,保證你喝不膩。」
「快嘗嘗,這種草藥,不知道你能喝得慣嗎?」叔叔一臉期待地看著我。
我喝了一口湯,頓時身體的寒意被驅散。但被溫暖的不隻是身體,還有我的心。
「好喝。」我由衷地誇道。
這一家子聽到我的誇獎,原本都停下筷子眼巴巴地盯著我,終於放下心來繼續吃菜。
吃飯期間我們開心地聊了很多,關於學習、工作、興趣等,但唯獨沒有聊到一般父母關心的家庭情況。想必是他們故意地避開了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