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 年,我媽下崗了。
我爸一直想要個兒子,奈何他是教師,我媽是國企工人,那個年代的獨生子女政策,讓他隻能有我一個女兒。
趁著我媽下崗,他提出了要求。
我媽不同意,一個孩子都養不活怎麼生二胎?
而我爸的意見是徹底放棄我,要不送走,要不辦個殘疾證。
我媽頂著壓力離婚了,帶著我南下打工,開啟新的人生。
1
「你以前總說工作忙,現在下崗了,可以生個兒子了吧。」
Advertisement
我爸坐在沙發上抽著煙,理所當然地說道。
我媽所在的國營廠,前兩年就已經發不出工資了,今年徹底倒閉了。
我媽愁得吃不下飯,才 20 多歲的年紀白頭發都長出了幾根。
「先別說你是公職人員怎麼生二胎,還有我現在下崗了沒有收入,憑你那點工資又怎麼養得活一家人?」
我媽頭也不抬地整理著她剛搬家搬過來的衣物,不想搭理我爸。
我爸傳統觀念重,他一直想生個兒子,三天兩頭就在我媽耳邊念叨,簡直有點走火入魔了。
我媽不願意生二胎,一是不能,二是不想。
她懷我的時候,因為身體弱,加上害喜,前三個月一直頭暈加惡心,吃什麼吐什麼,三個月後直到臨盆也隻吃得下少量飯食,所以我生下來的時候體重不足 5 斤。
當時廠裡生產任務重,我媽不但請不到病假,還要去加夜班,精神和體力都嚴重受損。
生我的時候,我媽痛了一天一夜,羊水都流盡了,才把我生了出來。
因為缺氧,我小臉發紫,沒有哭啼聲,廠醫務室的接生醫生忙指揮我爸去我姥爺車間拿來兩袋氧才算活了過來。
我媽當時就對我爸說了一句話——
「你以後就是拿 10 萬塊錢,也別想我再生了。」
她坐月子時,鄉下的奶奶進了城。奶奶把熬的雞湯喝掉,剩下雞肉給我媽吃。
燉過的雞肉又柴又沒味,我媽胃口不好,根本吃不下。
後來委婉地提了一句:「媽,以後我喝湯,您吃肉可以嗎?」
結果奶奶背上包裹幹脆利落地走了。
後來,還是我爸好說歹說,才把人從鄉下接了回來。
我媽再不敢多說一句,任由我奶奶喝雞湯,她吃雞肉。
因為吃不下,我媽整個月子期間才吃幾隻雞,不但面黃肌瘦,而且奶水也不足。
我還差幾天滿月的時候,因不滿我是個女孩,爺爺逼著奶奶回了老家去照顧他的兩個孫子——大伯和幺爸家的兒子,一個 8 歲,一個 4 歲。
出了月子後,由於我媽要上班,她隻好將我丟給姥爺姥姥幫忙帶,一開始的時候還好。時間長了,姥姥有了意見。
她認為我媽已經嫁了出去,不該再佔娘家的便宜。
但我媽沒有別的辦法,隻能厚著臉皮繼續把我往姥姥家送。
我媽下班接我回家,見我望著姥姥家鍋裡的餃子流口水。
姥姥瞥了我們一眼,不肯開口留我們吃飯。
我媽寒了心,養育孩子的經歷太過辛酸,她是徹底不想再生了。
「怎麼不能?把露露送出去,你要是舍不得,給她辦個殘疾證也行。」
「殘疾證?你知不知道,有了殘疾證別人怎麼看她?以後工作都不好找。」
「女孩子家要什麼工作?反正早晚都是別人家的人。隻有兒子才可以傳宗接代。」
「女兒她也是你的親骨肉呀!」我媽崩潰了,用不可理喻的眼神看向我爸。
「哼,可她是女兒,不是兒子,沒有兒子我回老家都抬不起頭。」
「你……你簡直侮辱了你的職業,虧你還是個人民教師,你就是這種素質?」
「教師也是人,也要傳宗接代,你不願意生,有的是人願意給我生……」
說完,我爸摔門而去。
「你……你真不是東西!」我媽氣得淚水在眼眶裡直打轉。
2
下崗了,我媽沒有了收入,那個年代教師工資很低,我爸的收入連維持一家三口的基本生活都不夠。
全家經濟頓時陷入了困境。
我爸身邊的同事、朋友,原來都羨慕他有一個國營廠的老婆,國營廠紅火的時候收入是教師的三四倍,現在我媽下崗了,有人就幸災樂禍了起來,也瞧不上我家了。
我媽是一個要強的人,怎麼可能忍受別人輕視的目光?況且一家人也要吃飽飯呀。
她想掙錢,而且越快越好。
但是我爸想要兒子,而且也是越快越好。
他每天都在我媽耳朵邊念,我媽煩不勝煩,兩人幾乎每天都要吵上一架。
更可怖的是,我的爺爺奶奶也丟下他們的兩個寶貝孫子,從鄉下跑來給我爸助威。
「不可能!我永遠不可能為你們家生二胎,現在已經窮得快揭不開鍋了,你們還想添丁進口,是不是瘋了?!」
「況且,你兒子的工作還要不要?那可是國家政策在那裡擺起的……」
「怎麼不可以?你們把露露抱養出去,正好你二堂哥沒有子女,想過繼個女兒,不就可以重新生一個了?」
爺爺一副不容置疑的口氣。
「什麼?爸,你怎麼說得出口?露露她是你的親孫女呀!二堂哥家是什麼情況?窮得叮當響,堂嫂精神又有問題,你是把我的女兒往火坑裡推呀!」
「你堂哥家怎麼窮了?現在大家不都是一樣嗎?農村至少有地種,隻要勤快點就餓不S。」奶奶也在一旁使勁。
「況且,露露眼睛也有問題,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個殘疾,有人要就不錯了。」
爺爺奶奶越說越過分,我媽急得口不擇言了。
「露露永遠都是我的女兒,你們不要,我一個人要。再說她的眼睛有問題,還不是遺傳?又不是她的錯。」
從我生下來的那一刻,醫生就發現我的眼睛有問題,隻有右邊眼睛睜開,左邊眼睛不睜。
後來長到 3 歲時,到省城大醫院去檢查,才發現左眼視力隻有 0.01,而且還伴有斜弱視。
本來是個女娃就讓一心隻想要孫子的爺爺奶奶心生不滿,何況還帶殘疾,他們就更不喜歡,時時處處都給我爸施加壓力,要讓他給他們再生個孫子。
他們一天到晚都在琢磨這件事情,於是,有人就給他們出了個主意,說隻要辦個殘疾證,是可以生二胎的……
「什麼遺傳?遺傳誰?你少胡說八道,還不是她自己胎中帶來的,怨不得誰,那是她的命。」奶奶嘴硬地還擊。
「我胡說八道?你拿面鏡子照照你自己再說。一直以來大家都心知肚明,隻是沒說出來而已,人家省城大醫院的醫生也確診了就是遺傳。你為啥不去辦個殘疾證?你的家庭也可多筆收入呀!」
我媽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壓抑了許久的話今天也通通說了出來。
確實,連我爸都懷疑我是遺傳了我奶奶,因為我跟她的眼睛問題是一模一樣的——也是不感光,還斜視。
「我說你是放屁,你自己懷露露的時候吃不下,身體弱,才讓她生下來帶殘疾,現在卻來怪我們一家人,我看你就是瘋婆娘一個。」
一向看不慣我媽的爺爺也露出了他本來的面目。
「我瘋了?我不是瘋了,我是眼瞎了才嫁到你家這種重男輕女的封建家庭,你家又不是有皇位要繼承,生個兒子就這麼重要嗎?」
吵就吵,我媽索性也豁出去了。
「我說是我兒子眼瞎了才討到你這個婆娘,我兒子長得一表人才,又是知識分子,當年追求他的女娃兒多得很,要不是你臉皮厚纏著我兒子,他會娶你?做夢吧。」
看不出來,我爺爺吵架還是一個能手,怪不得他所在的生產大隊,不論男女,誰都不敢招惹他。
簡直就是一個天棒加老無賴。
「我纏著他?你最好去打聽打聽,你家那樣窮的家境,連個能遮風避雨的瓦房都沒有,每年的糧食都不夠填飽肚子。你兒子當年能娶到我這個城裡姑娘,那是你家上輩子燒了高香,積了大德了。」
「你可以問問你兒子,到底是誰纏著誰?」
我媽也不管不顧了……
「好了,好了……不要吵了,越說越離譜了。」
眼看爭吵升級了,一直在旁置身事外的我爸,終於過來勸架了。
「我和你說,二娃子,你如果不讓你媳婦給我生個孫子,你就和她離婚,她現在工作都沒有了,還這麼不得了。你看你哥和你弟他們兩個,都生有兒子,你隻有一個丫頭片子,你這一房豈不是要絕戶了?」
「知道了,爸,我會讓她生的,您放心。」
「不生就離婚,露露給她,你另外找個有工作又願意生孩子的,反正你還年輕,有的是機會……」
「好,好……我聽您的。」曉得我爺爺的脾氣,我爸忙附和道。
「離就離,反正我不會給你家生二胎。」我媽的性格也是很倔的。
3
那次爭吵過後,爺爺和奶奶被我爸勸回了老家。
也許是見識了我媽的潑辣,從那天以後,我爸也難得地閉上了他的嘴巴,不再提起生兒子的事了。
一切都看似風平浪靜了……
於是,一直想掙錢的我媽開始到處去尋找商機了。
我爸教書的學校是一所鄉鎮中學,離縣城有 30 多公裡,那時人都普遍比較窮,沒有家庭有私家車,出入都是自行車,摩託車也很少。
由於前幾年我媽上班的國營廠效益好,我媽倒是給我爸買了一輛二手摩託車,當時在我爸他們學校那是唯一,惹得學校許多同事和身邊朋友都嫉妒不已。
鄉鎮到縣城唯一的公共交通,就是兩輛公交車,一天都隻開兩班,上午一班,下午一班。
可想而知,由於交通不便造成的購物不便有多無奈。
好在鄉鎮上有集市,每個月尾號 2、5、8 的日子就是趕集日,那一天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去趕集,為家庭補充生活所需。
其實我爸所在的鄉鎮,由於有私人加工廠,還有私人作坊,更有中國最早一批到沿海打工的人……所以經濟條件好的家庭還是不在少數的。
我媽下崗前在縣城上班,和我爸是兩地分居,我媽帶著我平時工作又忙,很少有機會來我爸工作的學校,我爸教師假期多,一般都是我爸騎著摩託車兩頭跑。
但是,聰明的我媽才下崗一個月時間不到,就找到了鄉鎮掙錢的門道。
擺攤掙錢!
「什麼?!擺攤賣衣服?我看你是想錢想瘋了,這種事情也想得出來。」
我媽告訴我爸她的決定,我爸看我媽的表情就差寫著「你有病」這三個字了。
「怎麼不可以?這段時間我仔細觀察了一下,趕集的人很多,那些擺攤賣衣服的銷量都很好,因為攤位少。」
「銷量好?你看我們學校那兩個擺攤賣衣服的家屬,一年都難得進幾次貨,連攤位費都掙不到。」
「你怎麼知道?」
「她們家男人說的,還說不是有那麼多存貨沒賣完,真不想讓她們婆娘做了。你還想去幹,這不是有病嗎?」
「她們男人真這麼說的?你沒騙我?」我媽一副將信將疑的表情。
「當然是真的,你不信可以去問。」
我爸看我媽的表情,以為她動搖了,其實是我爸的話點醒了我媽,讓想擺攤又苦於沒有空攤位的她頓時有了主意。
很快,我媽就租到了一個攤位——她接了其中一個家屬的全部貨,當然也就理所當然地接了她的攤位。
「你真是一個傻婆娘,假能幹,別人都賺不到錢的生意,你去接手。我醜話說在前頭,我不會幫你一丁點忙,看你怎麼把貨弄到集市上去。」
無意中幫了我媽的忙,我爸懊悔不已。
我爸不想我媽擺攤做生意,除了他一向懶散慣了,最主要的一點還是好面子。
原來我媽沒下崗時有體面工作,工資收入又高,我爸在教師隊伍一向腰杆挺得最直。那時教師收入很低,大部分男教師的家屬都是農村人。
現在我媽下崗了,沒工作了,去幹這種低賤的、他看不起的、一直以來都是那些農村來的家屬才做的事,我爸覺得自己太沒有面子了,怕別人在後面嘲笑他。
我媽才不管這些,她認定的事情十頭牛都拉不回來。我爸不管就不管,她早就打聽到集市上專門有幫忙擔貨的棒棒,包接包送,價格也不高。
其實關於我媽擺攤賣衣服這件事,除了我爸反對外,還有許多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
「小芬,你為啥非要去做這個生意呢?累不說,還掙不到錢。」
「對頭,轉租你攤位的李姐說的,她一年多了才掙了不到幾百元錢。」
「人家早就不想幹了,你還傻傻地去把她所有的存貨都接了,應該有大一千吧!」
「你豈不是成了冤大頭了,把李姐都樂S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