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雷劈了,身體完好無損,吐血了,但脈搏強韌有力。
這哪兒還是凡人啊,神仙之軀不過如此。
藥方他是開不了一點。
可紅月和王婉清死死盯著他,仿佛他要是不診斷個一二三來,今天別想走出這道門。
寧參想破腦袋,最後隻能無奈的開了一個清潤滋養的方子出來。
不敢求功,但絕對不能有過。
-----
越國到底還是被打下來了,軍隊損失慘重,可最主要的損失還是裝備和糧草,陣亡的將士數目倒是並未多嚇人,都在正常戰爭的範圍,甚至偏少。
但百姓才不管這些,他們隻知道自己家產良田被洪水毀了,至親傷亡,流離失所。
女帝就是暴君,是她殘忍無道害得他們這麼悽慘。
是她太過暴虐、殺人如麻連老天爺都看不過去了。
無數難民集結在行宮門前,憤怒喊冤,求女帝還他們的糧食和家產,甚至還鬧著要女帝償命。
怎麼說呢,無知者無畏。
他們都知道女帝殘暴了,還這麼蹬鼻子上臉,那是真不知死活啊。
眾所周知,女帝從不在乎別人眼光,也絕不慣著任何人。
直接派軍隊把前來鬧事的都圈起來,士兵出動幫忙清理洪水後的垃圾,修繕房屋。
Advertisement
賑災物資豐厚,糧食,布匹,鹽,還有他們一直想要的糖果,肉類。
所有賑災物資,按人頭發放,豐厚異常,但鬧事的沒有。
燕平州外重新規劃新建房屋,屋子免費分給百姓,但鬧事的沒有。
各種工廠建成,面向受災百姓招工,但鬧事的沒有。
他們沒說錯,女帝陛下不但殘忍,還冷血無情。
兵戈殺伐是人間紛爭,殺人罪業的因果,她認。
但天道無情,以災難達成目的,與她何幹?
人不是她殺的,憑什麼罪孽要給她背負?
百姓無知無辜?那又如何?
他們無辜就要讓她認罪?
她是帝王,不是聖人,絕不允許任何人一邊罵她,一邊拿她的好處。
他們冠以她殘暴的罪名,她認。
那一個殘暴、天誅地罰的帝王,不管百姓,理所當然。
道德綁架?她一個暴君哪兒來的道德?
見過了那近乎神跡的一幕,本就對女帝敬仰不已的文武官員更是虔誠狂熱。
陛下以凡人之軀硬扛天罰卻安然無恙,老天爺都懲罰不了女帝,更加證明女帝的強大,而這種強大足以被神話。
誰不為追隨這樣強大的帝王而熱血澎湃?
女帝有命,令行禁止,言聽計從。
再沒有官員說女帝該退讓,隻是準確無誤的執行女帝的命令。
禮部全員出動,寫告示寫得筆杆子都要冒煙了。
從天文地理到因果關系,從江山社稷到柴米油鹽。
中心思想就一個,陛下討伐越國,師出有名,合情合理。
越國被滅,原因是他們主動出擊,攻打了燕平州和陝州等地,女帝登基之後他們更是得寸進尺,最終招致滅國,女帝並未趕盡殺絕,已經是仁慈。
而後女帝遇刺昏睡,朝中並未管越國也沒有收取賦稅,反倒是越國皇子為了復國壓榨百姓,不顧百姓死活。
是誰無道無德?
慕容羽野心勃勃,妄圖聯合獻王謀反,女帝隻是討伐叛逆而已,何錯之有?
真要論起來,這洪水天罰到底是誰召來的還不一定呢。
拋開這些原因,再說事實。
雨是老天爺下的,是老天爺不在乎百姓生死,但物資是女帝的,恩怨因果得弄清楚,你要是把老天爺做的錯事扣在女帝頭上,那就別拿女帝好處。
雖然不符合帝王治國的原則,可從道理上來說沒錯。
女帝強大、富有、大方,原則掌握在她手上。
她都已經承認自己惡毒了,憑什麼還要把自己的財富拿出來分給大家?
禮部官員最開始隻是覺得找到了新的思考方向,可仔細一想,好像還真是這麼個道理。
不過這僅限女帝,隻有她足夠強大,足夠富有,被官員們忠心擁護,當然最重要的是她不在乎名聲,這要換了別人,這道理可行不通。
女帝一言九鼎,恩怨分明,說不給就是不給。
不管那些堵在行宮門口的百姓怎麼哀求悔過,她都沒給他們機會。
讓他們眼睜睜看著別人得到賑災物資,看著別人住進新的房子,看著別人成為女帝工廠的員工,福利好到爆,堪比光宗耀祖。
當然,女帝也沒有報復他們,用正常的粥水讓他們不至於餓死。
粥水不稀,每人都能吃個半飽,在災年來說,這絕對都算好待遇了。
但人最怕的就是對比,他們喝著正常的粥水,可其他人卻吃肉吃糖,還有房子住。
不幸的人死於這場洪水,但活著的人還要活啊。
他們本來隻是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希望女帝能給他們一個交代,結果卻因為幾句話,與女帝安排的那些好處失之交臂。
人生痛苦的不是自己求而不得,而是自己夢寐以求的東西卻被別人輕易得到了。
尤其是女帝給的那些,比他們原本擁有的好上百倍,是他們就算把自己賣了都買不起的東西。
這個世道物價貴而命賤,隻要有足夠多的錢,什麼悲傷治愈不了?
懊悔不迭,痛苦不甘。
他們最開始隻是向女帝求饒認錯,想要得到女帝的諒解,發現毫無用處之後,他們開始相互怪罪,怪某人非要拉著自己來抗議,怪罪誰誤導自己。
最終竟然發展成一場指認,一個說一個,最終推出了幾個罪魁禍首,其他人統一口徑,說都是被他們蠱惑誤導的。
他們誠心認錯,隻求女帝懲罰了那幾人之後原諒他們。
舍棄別人保全自己,為了利益,逼人送死。
人性經不起一點點的考驗。
可蕭黎從來都不是在考驗他們。
罵皇帝,死都是輕的,滿門抄斬都不冤。
道個歉,認個錯,就想當做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
真是天真。
第309章 第三意識
“陛下,京城來信。”
楊鈞無比恭敬的將一封信遞上。
他是女帝身邊的老護衛了,早就可以做到淡定從容,因為平日裡總是充當女帝身邊總管的角色,一直笑眯眯的,還被人戲稱為笑面儒將。
不過這幾天他情緒很是亢奮,比起虛假的笑,更多一種真實的莊重。
沒有人在見過了女帝笑傲驚雷之後還能做到毫無波瀾。
我本人間凡俗人,侍奉明君已經是三生有幸,現在卻得知帝王是堪比神明的存在,如何能不熱血沸騰,靈魂戰慄?
慕強是人類刻在靈魂裡的本能。
不止是他,戎擎等官員,一樣的心情,此刻就是帝王叫他們去死,他們也能含笑謝恩自刎。
蕭黎自然感覺到了那無數炙熱的目光和周圍奇怪的氛圍,她知道一定會給他們帶來震撼,但這後勁有點大啊。
信是宋君湛寫來的,這一次,開篇不再是朝中政事,打開第一句就是“思君如滿月,清輝映夢鄉,臨別不思量,唯憾傷別離”。
說他想她了,思念像是圓滿的月亮,光華滿溢。
臨死前什麼都不想,唯獨遺憾和女帝別離。
宋君湛是克制的,含蓄的,如陽春冰雪,如月影清輝。
寫這麼多信,他所有的問候都夾在政事後面,生怕溢出太多,讓女帝覺得他耽於情愛私欲,不務正業。
可能是這一次差點死了,生離死別讓他心生恐懼,這封信裡滿滿都是情意,不再有絲毫的掩飾全都是“想你想你很想你”。
蕭黎看完了宋君湛的信,才看到另外一封京城送來的消息:岑岸施以鬼針,強行喚魂,丞相蘇醒。
宋君湛是一醒來就給她寫信送來,他用的是最快的海東青,竟然比所有的消息都先到。
蕭黎是沒有受威脅救宋君湛,但她不覺得愧對他的深情。
她是帝王,宛如參天大樹,隻有她強大了,才能護住落在自己身上的生靈。
譬如這次,若是她妥協,她就是可以被威脅的存在,宋君湛不會因為她的妥協安穩活著,相反,因為他是第一個能威脅她妥協的,他會被一次次利用,最終在一次次博弈中徹底湮滅。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隻有她足夠強大,風雨才會為她讓道。
蕭黎看完以後沒有立刻回信,而是起身走向門口,看著霞光萬丈問道:“那天不是朕的夢,是他的魂魄來過,對嗎?”
她能感覺到的,那不是夢。
一道黑影從暗處浮現,祂不畏懼光芒,祂是極致的黑暗,光華都會被吞噬。
祂看了蕭黎一眼,好一會兒才回答:“是,那就是他的魂魄。”
為了讓女帝更加不舍,為了加重威脅的砝碼,金色意識帶來了將死的宋君湛的魂魄。
因為是真的,所以感覺夠“真”,魂是真的,情是真的,才能讓女帝更加情動不舍。
事實證明,女帝確實動情了,但她的理智與情愛無關,相反,越是在她情緒波動大的時候威脅,她越狠越瘋狂。
祂紅色的眼睛看著她,看似平靜,實則滿是復雜不解。
祂是意識,看過無數人的七情六欲,自認已經非常了解人這種生靈了,但蕭黎刷新了祂的認知。
極善又極惡,冷血又仁愛,理智又瘋狂,怕死找死但也不影響她好好的活。
祂抬頭看了看天際,自那道驚雷落下之後,雲開霧散,霞光滿天,祂退了。
再看蕭黎,她的靈魂深處,一粒金色的光點像是種子一般破殼發芽,慢慢的舒展著根須。
因為祂們的威脅,因為祂那一道驚雷,這個世界第三個意識出現了。
一個異世之魂,得了這片天地的認可。
金色意識之前騙了蕭黎,祂也曾經是這個世界的入侵者,顯而易見,祂成功了,可同時因為祂打破了這個世界的蛋殼,自己進來了,也給了別人乘虛而入的機會。
一金一白,光明和黑暗,他們在這裡爭奪了無數歲月,誰也贏不了誰。
而蕭黎雖然是異世之魂,可她卻以人類之軀,誕生了世界的力量,人間帝王,集天地之大運者。
本來祂們是害怕召來別的世界意識才不敢殺蕭黎,現在不是不敢殺,而是殺不了。
而最絕的是蕭黎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變化,但她卻始終無畏。
“這燕平州的風景也看膩了,是該回去了。”
蕭黎看向黑色意識,笑意燦爛,好像滿是感激。
“小黑,這次多謝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