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東宮有福
3474

  開化紙又叫挑花紙,產自浙江開化,其質地細膩,紙色潔白如玉,紙雖薄但頗有韌性。


  王鐵栓去買了紙和桐油,先把紙浸泡在桐油裡,泡完後陰幹,再泡再陰幹,如是三四遍,再把紙張過蠟,便成了。


  如此處理的紙呈淡黃色,薄且透,他試著蒙在窗戶上,並在屋裡種上菜。肯定不如在外面菜地裡種的菜,產量也不如,但菜還是長的。


  確定了這事,王鐵栓打算今年大幹一場。


  後院那三間破房子地方肯定是不夠的,所以要加蓋房子,但王家宅基地就這麼大,兩邊都有人了,即使往外擴,也擴不了多少,這才選中了福兒家一側那片空地。


  那片宅基地福兒早就買下了,她本來打算在這裡蓋個小作坊,後來實在沒空,就暫時擱下了,上次蓋房子的磚也還有剩的。


  於是王家人一邊起圍牆,一邊去買磚。


  由於福兒佔了三成股,她又出了點銀子,算是意思下。本來他爹不讓她出的,說她出了地和磚,但福兒堅持。


  重陽節那日,王大秀和王二秀回娘家了一趟,見家裡在蓋房子,二話不說又回家找人來幫忙了。


  老爺子什麼也沒說,隻讓她們挑了自家信得過的人來。


  姐妹二人也知道這一年大哥賺了不少錢,說是跟福兒合伙做生意,如今看樣子,老爺子是打算把他們都帶上。


  於是都上心著呢,特意隻帶了男人和兒子,王大秀還帶了小叔子和他家的兩個兒子。


  院牆很好蓋,就是輪到蓋屋時,由於王鐵栓要求特殊,耽誤了不少時間,但趕在十月頭也把房子蓋成了。


  這期間有不少村民好奇王家怎麼又在蓋房子,聽聞說是蓋什麼作坊,村民們皆是羨慕的咂咂嘴。


  這王家自打他家那個小孫女回來後,日子是越過越好了。


  家裡出了秀才,又出了舉人。

Advertisement


  不過羨慕也沒用,倒也有人眼紅,可之前縣太爺親自登上王家大門還歷歷在目,再說人家家裡還有個舉人老爺,舉人是可以做官的,也沒人敢輕易冒犯,頂多背後說幾句酸話罷了。


  等王家這邊的作坊蓋完,王鐵栓就讓兩個妹子趕緊回家去,或是重新蓋間屋,或是把以前的舊屋收拾先用了,等過陣子再來,他教他們怎麼種洞子菜。


  但不管如何,前提是一定要保密,畢竟這東西容易被人學去。


  教王大秀姐妹兩家種洞子菜,老爺子是問過福兒的。


  這兩家人品都有保證,再來人都不錯,幾次家裡蓋房,都是兩家帶著人回來幫忙,工錢都不要一分。


  福兒之前蓋房子,當時跟老爺子說給兩家工錢,老爺子不讓她管,後來也沒給。開春的春耕,前陣子秋收,都是兩家人來幫忙的。


  王大秀姐妹匆匆帶著家人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王二秀跟丈夫說:“瞧瞧,之前我讓你來,你還不願。”


  “我哪是不願?我這不是想趁著農活幹完去找點活兒幹掙錢,也沒說不給大舅兄幫忙,之前秋收我不也來了,就是想掙點錢。”王二秀的男人忙跟媳婦解釋道。


  “我爹這個人啊,嘴裡不說,心裡可有數了,隻要咱對他好,他肯定記得咱。這點子是福兒丫頭的,若不是之前人家蓋屋,咱們回來盡心盡力幫忙,老爺子可不好意思跟福兒丫頭說帶咱們一起做這活兒。”


  說著,王二秀感嘆道:“以後可經心點吧,你看大姐多敞亮,這次還把小叔子帶上,老爺子也沒說啥,瞅瞅你那兩個兄弟,我都懶得說。”


  “你說的是。”


  “等這趟回去,咱們就在自家後院弄,反正分家了,但你記得這事不準跟你那兩個兄弟提。咱好生賺兩年錢,到時給大成和林子娶媳婦。”


  “你放心,牽扯兒子娶媳婦,我肯定不犯糊塗。”


  .


  王鐵栓既然敢帶兩個妹妹種洞子菜,自然不是沒有酌量。


  洞子菜是其一,關鍵是他有個殺手锏。


  就在衛傅連番在科場上風光得意時,王鐵栓這個做老丈人的也沒闲著,因為福兒的提醒,他琢磨在家養蘑菇可是琢磨得快瘋癲了,這是趙秀芬的原話。


  沒事就上山去挖點土回來,還全是腐土,大夏天還給後院那幾間破屋裡燒炕灑水。


  中間費了不少心思,但總算琢磨出來了,如今菇子在王家是常吃的菜,都以為是王家人上山摘的,其實是王鐵栓自己養的。


  不提這些瑣碎。


  另一邊衛傅在拿到何有道準信後,在家過了兩個月的闲適日子。期間他甚至沒少出去和同批舉子們交際,也無甚事發生。


  天一天比一天冷,福兒忙得是熱火朝天。


  她把做各種醬的手藝交給了她娘,還有牛肉絲的幾種吃法,又趁著天冷後做了一批,打算讓他爹賣洞子菜的時候,順帶往外賣點試試。


  其實她的牛肉和大醬,不是沒人買。


  開始福兒還不知道,還是有人找到了李四,李四又找了王興學,她才知道之前守貢院那批軍漢,吃了她的東西後,覺得味兒很好,可惜想買卻沒地方。


  為此,她才打算在去京城之前,把這一塊的事弄捋順了,她做一批,再把手藝交給她娘,不管她能不能回來,都不愁生意沒辦法維持。


  是的,福兒打算跟衛傅一起去京城。


  本來都不讓她去的。


  王鐵栓趙秀芬是覺得長途跋涉,衛傅去趕考也就幾個月,她何必自己去再把個奶娃子一起帶上。


  隻有衛傅和老爺子知道福兒為何如此。


  衛傅想不讓她去,但福兒多的是法子對付他,又是胡攪蠻纏,又是撒嬌耍賴,還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總之,衛傅被她說服了。


  自打衛傅考科舉以來,老爺子從未他做事有任何言語,可這一次老爺子聽說福兒也要去,找來了。


  “想好了?”


  衛傅道:“想好了。”


  老爺子點點頭:“想好了也好,去試試也行,這趟我跟你們一起去。”


  衛傅還沒說話,福兒倒說上了。


  “爺,你一大把年紀跟著我們去做甚?”


  老爺子敲了敲煙鍋:“就當以防萬一。”


  以防萬一什麼?


  這邊的動靜,不可能沒人知道,可知道卻是隱而不發,這是為何?


  這趟衛傅進京會遇見什麼?


  未知太多了,所以福兒才不放心要跟去,如今老爺子又要跟去。


  “爺……”


  “不用再說了。其他人在家都有活兒忙,我又沒活兒忙,去了若他有個萬一,我也能把你帶回來。”


  這話把衛傅說得面露慚愧之色,把福兒說得當即不說話了。


  等老爺子走後,衛傅握著福兒的手愧疚道:“是我連累了你。”


  “行了,娃都生了,還說什麼連累不連累的?既然當初都沒讓你死,去了肯定死不了,頂多讓咱們再回來,你也別多想。”


  .


  老爺子去意已決,福兒和衛傅也勸不了。


  後來衛琦湊熱鬧說他也要去,本來不想讓他去了,他說幫忙趕車幹雜活,老爺子就同意了。


  於是一行四人湊了個雙數,踏上去往京城的路。


  當然,並不是他們四人單獨走的,之前督學衙門那兒便定好了時日。


  春闱在二月,若是過了年再走來不及,若是年根兒走,過年還在趕路,未免太悽涼。於是便定在十月底出發,路上走一個月,到京城剛好能在那過年,過完年準備春闱正好。


  臨行前,何有道帶著督學衙門一眾官吏親自給眾人送行。


  這次建京顯得格外出息,往年赴考春闱不過兩三人,今年新晉的舉子大半數以上都要去。


  想想也是,路上包車馬和吃住,還另給補二十兩銀子。就算去了考不上,當去京城玩一趟開開眼界也好。


  大多數人都抱著這個心態,也因此氣氛非但不悲壯,反而有幾分喜氣。


  見到如此壯觀的赴考場面,何有道喜極而泣啊。


  他若早有這種覺悟,也不會連著兩科掛零,也許早就調回京師了。


  “本官在此,等著你們的好消息。”


  “定不負大人眾望!”


  旁邊車裡的福兒被逗笑了。


  之前衛傅說這位何大人是個妙人,現在看來還真是。


  一行車隊離開了建京城。


  無人發現,就在巍峨的城樓上站著兩個人,目送著這一行車隊離開。


  “終於走了!”


  “將軍,你說他還會回來嗎?”


  老者臉上好不容易升起的喜氣,就這麼給掃興沒了。


  他沒好氣地看了對方一眼,道:“回不回來,反正現在這瘟神走了!”


  可不是送瘟神?


  自打這位來到建京後,幹出多少驚世駭俗的事,給他們增添了多少驚嚇。


  輕不得重不得,關不得放任不得,一開始不知上面是什麼意思,日日想著、猜著、琢磨著、七上八下,夜不能寐。


  現在還是不知上面怎麼想的,但終於走了。


  .


  由於衛傅自備了車,督學衙門的車就多出一輛,正好可以用來放其他人的行李。


  不過衛傅要了個車夫。


  說是衛琦當車夫,但衛傅哪能真讓他當車夫,他跟老爺子一起在外面騎馬,若是累了就上車歇息,偶爾衛傅也會出去騎會兒馬。


  但由於他還肩負著春闱的重任,不宜做得太過顯眼,因此多數是在車廂裡看書。


  一路上幾乎乏善可陳。


  由於他們這趟走的是大御路,沿途都有驛站,天亮啟程,天黑落腳,偶爾中午也會碰到驛站或是茶鋪,比起之前被流放的那趟可是輕松多了。


  福兒不解,問為何之前他們出京時沒走這條路,問過之後才知道這條大御路不是一般人能走的。


  因為這條大御路是太祖皇帝命人修的,為當初問鼎中原立下了汗馬功勞,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良民可走,當官的可以走,急遞鋪可以走,但罪人不能走。


  當時他們是罪人是流人,給輛車坐就不錯了。


  本來福兒還害怕寒冬臘月把大郎帶出來長途跋涉,怕他路上會生病,誰知大郎適應良好。


  一路上吃了睡,睡了玩,玩厭了就跟爹娘咿咿呀呀說話。


  現在大郎半歲了,這個月份的孩子真是見風長,一天一個樣兒。眉眼輪廓都長出來了,開始福兒覺得像自己的,現在越長越像孩子他爹。


  老爺子說這孩子以後定是個出息的,這麼大點就這麼聰明,還如此潑實,以後肯定成器。


  對此,福兒十分贊同。


  就這麼走啊走,臘月二十五這日,一行人終於來到了京城。


第74章

設置
  • 主題模式
  • 字體大小
  • 16
  • 字體樣式
  • 雅黑
  • 宋體
  • 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