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解,可看著下人的態度,總覺得有事要發生了。
12
滿院的蠟梅盛開,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大夫人一身素衣站在正中,身旁是同樣一身素衣的周祈安。
「時鳶。」
周祈安突然看向我,眼底是一片虛無。
我怔愣在原地,身旁是下人的驚呼聲:「姨娘暈倒了,快來人。」
娘被人扶了下去,我則一步步地走向周祈安的身旁。
Advertisement
我看著院子的景象,隻覺得大腦中最脆弱的那根神經被削斷了。
院子正中是我爹的棺材,他的臉色發白,身上的盔甲甚至還帶著血跡。
「哥哥,為什麼會這樣?」
我看著正中的棺材,雙腿無力間險些要摔倒在地上。
周祈安攙著我,將爹的遺物拿了出來,那裡面竟還有一匹江南的綢緞。
那是他曾答應過要給我的及笄禮,上面甚至還有他的筆跡:給時鳶的及笄禮。
幼時,我沒有爹,好不容易進了周國公府,現如今,我又沒有爹了。
我擦了擦淚,將視線轉到一旁的周祈安身上,他眼底猩紅,看向院外。
我明白,他比我還要痛一萬分。
「母親,孩兒要從武。」
周祈安不帶一絲猶豫地說出了這句話。
大夫人雙眸垂下,一行清淚滑出。
這還是我第一次見大夫人落淚。
從前她為了讓自己兒子安穩,才讓他棄武從文,小時候隻要見他偷偷練武便要拿板子狠狠地揍上一頓,可這一次她竟無力反駁。
邊關告急,烽火連天,她的丈夫去保家衛國,卻被奸人陷害通敵叛國。
13
一夜之間,國公府天翻地覆,周祈安作為十八歲的世子爺襲了爵位。
周家上下掛著白綾,皇帝卻下旨讓人全部撤掉。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娘那般模樣,她護著靈堂,不論是誰來也不肯讓他們過去,偌大的周家,隻剩了三個弱女子相護。
靈堂被人攪得亂七八糟,我娘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大夫人卻依舊沉著冷漠,帶著府中下人善後。
她還說,辛苦姨娘,如果姨娘願意,可以給她一筆錢讓她帶著我出府。
朝夕之間,英國公府倒臺了,從以前人人尊敬變成了人人喊打。
我娘拒絕了,她也不再哭了,隻是悶著聲替大夫人做事。
周家再沒有哭聲了。
大夫人將所有的下人都遣散了,隻有一二忠僕留了下來。
哥哥偷偷出了京城,去找了遠在封地的三皇子。
我們將爹爹偷偷下葬後,府中隻剩下大夫人、我和娘了。
夫人不會做飯,我和娘便做給她吃,她操持了這些日子發了高燒,我和娘便衣不解帶地照顧她。
大夫人是個令人敬佩的女子,爹打仗時她將周府打理有度,甚至還為了丈夫照顧他的心上人。
爹S了她也沒有丟下兒子和周府回到母家,甚至還不忘將賣身契還給一眾奴僕。
她是個好人。
哥哥去投奔了三皇子,走之前曾派人給我送了一封信。
我喬裝打扮後出了城,到城隍廟中見他最後一面。
周祈安要走了,隻怕這一去便是好多年。
他說我在京城要好好的,不要忘了看書,也不要忘了他。
先前我從未仔細端詳過周祈安,可那日竟壯著膽子仔細看了個夠。
周祈安長得好看,我還從未見過比他好看的人。
動身前,周祈安從懷中掏出來一根木簪,那是他親手雕刻的送給我的及笄禮。
「時鳶,你要好好的。」
我點頭,轉眼間少年已經上了馬,帶著我的心意一並遠行。
14
周家倒了,周祈安那麼些年又隻是在讀書,我爹S後皇帝終於沒了心思。
說他通敵叛國,還是功高蓋主,原因已經不重要了。
我隻知轉眼間我已經十六歲了,京城裡終於傳來消息,皇帝病重,眾皇子正在封地蠢蠢欲動。
周祈安要回來了。
大夫人也明白,所以她問我:「你願意學規矩,讀書識字嗎?」
我不再是過去那個蠢笨的小姑娘了,我知道大夫人的意思,於是便開始耗費著家中所剩無幾的銀錢去學習規矩、讀書寫字。
徽寧三十四年,皇帝終於病逝。
京城被封了三日,三皇子昭告天下,自立為王。
我和周祈安終於要見面了。
此時朝堂上下無人不知,英國公周祈安是幫皇帝奪得皇位的大將。
一襲接著一襲的封賞到了府中,我看著這些東西,隻覺得像極了昔日的英國公府。
大夫人看著這些賞賜默不作聲,隻是問我學得如何,我點頭朝她行了一個極其漂亮規矩的禮節。
「以後還要夫人多照顧我娘。」
這輩子我唯一放不下的隻剩我娘一人了,她前半輩子做了寡婦,為了拉扯女兒拼命採藥,後半輩子為了心上人甘願做了妾室,屈居人下。
好在大夫人是個好人,我爹也是個好人。
既然周家都是好人,那我就應該知恩圖報才是。
所以新帝登基的第二日,我的名字便被大夫人寫上了英國公府的族譜,記在了她的名下。
我不再是趙時鳶,而成了周家的大小姐周時鳶。
到此,我忽然明白了為何那日周祈安會問我,大夫人有沒有派人教我讀書。
因為大夫人是個好人,從來沒有想過攪和我,讓我為了周家去和旁人聯姻,她隻是想我快樂,日後嫁到一戶普通人家,幸福安穩地過一輩子。
也正是因為如此,周祈安才敢喜歡上我。
我嘆了口氣後便忽然笑了,如今時過境遷,我不會再有那樣的機會了。
娘老了,大夫人也老了,這兩年的遭遇把她們磋磨得不成樣子,就算大夫人是後妃的姊妹,可昏君當道,周家通敵叛國的罪名一日不清洗,便沒人敢對我們好。
我想,爹的仇,英國公府的殊榮不應該隻壓在周祈安一個人的身上。
爹說過,英國公府不是世家,也不是勳貴,是靠著前輩一點點的勳功積攢起來的,我既然做了他的女兒,那周家的殊榮也應該有我的一份才對。
15
新帝登基,周祈安來不及到周家一趟便去了邊疆,那是我爹被奸人殘害的地方,我知道他是要去為爹報仇。
二月初春,那是我第一次進英國公的日子,兩個月過去後,周祈安大獲全勝,兵馬凱旋而歸。
我們在家中哭作一團,時至今日,爹的冤屈終於洗清了。
國公府裡,大夫人握著我的手道:「時鳶,你若是願意……」
我搖了搖頭後打斷了她的話,毅然戴著周祈安送的海棠花簪進了宮。
皇帝缺一個可以做棋子制衡後宮的皇後,周祈安做了功臣,若是想他日後不像我爹那樣功高蓋主,便需要一個人質留在皇帝身邊。
我是最合適的人選,皇帝也樂見其成。
等周祈安回到京城的時候,夏花都開了。
我站在鳳儀宮內眺望遠方,也不知道英國公府的荷花開得紅不紅,這麼些年周祈安又變成了什麼樣子。
「主子娘娘。」
侍女阿棠走了過來,替我輕輕扇著風,新帝剛登基,後宮還未封賞前宮中人都叫我主子娘娘。
「天氣炎熱,主子要不要回宮避避暑。」阿棠小心翼翼地問道。
我轉過身,朝她露出一個淺笑來。
後宮尚未封賞,皇帝卻先是當著眾人的面封了貴妃的位置,我作為皇後不僅沒有生氣反而替他善後。
阿棠是害怕我會私下裡發作,可我壓根就不在乎。
「回去吧。」
我笑著說道。
又一年端午,我爹便是三年前的今日出徵,現如今他的兒子替他平反冤屈班師回朝,成了皇帝身邊的大功臣。
端午宮宴,我坐在皇帝身側面向百官。
周祈安受了封賞跪在地上,我瞧著他,進宮這麼久以來終於露出一個真心的笑來。
哥哥好像高了,長了胡子,也沒有從前那樣白皙了,手上似乎還有了傷疤。
「多謝皇上,多謝娘娘。」
周祈安謝了恩旨,皇帝散席後留了給我們二人說話的機會。
我同他坐在鳳儀宮中,一個在左一個在右。
「我娘可好?大夫人可好?家中荷花開了嗎?你今日可吃粽子了?」
我不斷問道,恍惚間突然想起了從前的光景,周祈安說,爹說你話密,原來是真的。
「哥哥。」我輕聲喚他。
周祈安渾身一顫,他看向我,眼底是我不敢直視的深邃。
他是可以和我在一起的,可前提是英國公府不再榮華。如若功高蓋主,下一個S的就是周祈安。
「大夫人說了,讓你尚公主,你可聽了?」
我低頭看向地面,周祈安卻一言不發。
長久的沉默後,周祈安率先起了身,他從懷中掏出來一個香囊:「裡面放了海棠花,娘娘夜裡容易夢魘,聞著會好些。」
我接過後點了點頭,眼下已經到了宮門大關的時辰,我起了身將他送出鳳儀宮。
周祈安走在前面,到了宮門處卻突然頓住了腳步:「娘娘既入了宮,臣定會護娘娘平安順遂一生。」
我不答,隻是看著周祈安的背影漸行漸遠。
這麼多年過去,我好似才明白了當日的我爹,為什麼出徵前唯獨沒有同我娘講話。
有時候,若是真的在意喜歡一個人,這些分別珍重的話是如何也說不出口的。
16
端午過後,周祈安便尚了公主,是皇帝的親妹妹永寧公主。
大婚那日我也去露了個面,不過我沒想到的是,在那兒又遇見了韶安。
韶安見了我也是一愣, 她早已嫁了人,今日來是為了給妹妹撐面子的。
我同她坐在屋內, 這麼多年過去,大家都已經長大了, 早就不在意當年的事了。
韶安替我倒了杯茶,忽然笑著說:「娘娘還真是好福氣, 當年我年歲小不懂事才把娘娘失手推進了湖裡, 可事後也確實被表哥教訓了一頓。」
「他可是先把那嬤嬤趕出了家門, 後又一路告到宮裡,看著我娘將我禁足, 罰我在院外跪了半日才肯罷休,他還說什麼,娘娘是周家的人, 不是誰都能欺負的, 所以咱們也是扯平了。」
「隻是我沒想到, 娘娘這麼早就改了姓。」
她感慨著, 我卻一怔, 手上的杯子差點沒端穩, 韶安見狀又道:「娘娘不知道嗎?」
我回了神,朝韶安點了點頭。
我從不知道, 早在這麼久之前周祈安就護著我,我還以為再也沒見那嬤嬤, 是因為去前院的時間錯開了而已。
我從不知道, 他早就把我當成了周家人。
17
一晃多年過去, 周祈安尚了公主後皇帝又重新重用了他,封他為驍騎大將軍,平西蠻,定邊疆。
我則替皇帝管理好後宮, 助著他平步青雲,助著英國公府安穩顯榮。
到了第七年,我誕下一個皇子,皇帝很高興,封他做了太子。
再後來,周祈安不再是將軍了,他的兒子做了世子去了邊疆。
我在宮裡種下一棵海棠樹, 緩緩這麼些年過去,已經粗壯了許多,每到應季時候, 海棠花開得爛漫, 我便帶著小女兒坐在院中。
小姑娘年歲小, 十一二歲的年紀正是求知好問,她趴著我懷中指著院中的海棠道:「娘, 你知道嗎?老嬤嬤說海棠花是有花語的。」
我摸了摸她的頭,饒有耐心地問道:「是嗎?」
她點點頭, 繼續道:「老嬤嬤說, 日後我要是有喜歡的人不要讓我送海棠, 海棠花又名斷腸花,意思是苦苦地愛著一個人,卻不得善終。」
我聽後隻是摸了摸她的頭。
「那我兒以後不要送海棠。」
海棠花開, 花瓣隨風緩緩飄落在了我的手心。
海棠花開,春去秋來。
宮牆永隔,故人不在。
(完)